首页
>专题栏目>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
【法治为民办实事】推动垃圾分类法治化 助力文明素养提升
发布日期:2024-11-14 浏览次数: 字体:【

一、工作意义

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法治化,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,济南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,逐步构建起“法治立基、政府推动、全民参与、城乡统筹、因地制宜”的工作格局,以流程化、精细化、系统化的手段,倡导和发动居民做好源头分类投放,人人动手,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习惯,实现了城市管理部门工作的有序、稳定和可控,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法治为民办实事水平,进一步擦亮“温暖城管”品牌,推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,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。在住房城乡建设部2024年第一季度考核评估中,济南市位列全国超特大城市第12名,居全省首位。

二、推进措施

以“一点两线三面”工作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。

(一)坚持党建引领,不断健全政策法规体系。一是紧紧围绕“温暖城管”品牌构建,以“智慧党建”为引领,以贯彻落实《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》为抓手,通过“智慧城管进社区”“垃圾分类进社区”等载体,党员联动、协同配合、广泛动员,有步骤、有重点地引导泉城市民自觉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,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性实施。二是围绕《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》,制发《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规范》《九场所垃圾分类指南》《济南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“十步工作法”》《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执法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《济南市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导则》等一系列技术标准、操作规范、政策措施,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

(二)坚持两条路线,拓展广度与深度,不断完善体制机制。一是加强部门联动。成立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任“双组长”的领导小组,人大、政协联动开展专项督导,城管、住建、商务、教育、机关事务等部门通力合作,开展联合检查,全力推动各行业垃圾分类工作。二是推进基层治理。定期走进机关事业单位、住宅小区、学校、酒店、医院、商务写字楼、农贸市场、餐饮单位、公园景区等九大场所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全市165个街镇、4200余个小区、4200余个行政村,从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切口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。

(三)强化三个工作面,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。一是抓紧常态化宣传与专项化提升。以“垃圾分类九进”为内容,按照“月月有主题、周周有活动”的思路,有计划、有重点、有步骤地开展宣教服务活动;聚焦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、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整治专项行动、“泉”心全力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志愿团建设、“红桶行动月”“绿桶行动月”等要求,开展“城管进社区”“小手拉大手”垃圾分类等专项知识科普行动。二是执法检查不断强化。2024年5月1日,在全市启动了“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整治专项行动”,重点在“压实分类源头责任,规范分类收运行为,推进分类场所标准化建设”等方面下足功夫,抓好宣传动员,抓实自查自纠,抓细规范提升,抓严依法打击,推动法定责任有效落实。自《条例》施行以来,下达整改通知书17491份,约谈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12632家,立案数量5448起,罚没款91.93万余元。三是加强线上普法。以《城管e普法》短视频延展法治宣传的空间,以法律条文解析、视频动画、情节演绎、垃圾辨析、场景再现等丰富形式阐释《条例》,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宣教服务的线上和线下融合推进。

三、实际成效

初步形成了“一部法规、双核推动、三端协同、四类创新、五级联动”的12345工作模式。在住房城乡建设部2024年第一季度考核评估中位列超特大城市第12名,居全省首位。

济南市城市管理局不断优化垃圾分类进基层宣教服务机制,依托双报到、主题党日、包区宣教、垃圾分类绿色课堂、城管进社区、道路巡查等载体,推行四级联动机制。建成“1支市级总团+15支区县(功能区)分团+若干志愿服务组织”的队伍体系,累计招募志愿者10000余名,并组织开展了“泉涌巷陌”等系列活动。累计制作《城管e普法》短视频24期,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服务活动300余场,服务市民群众近4万人。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逐渐提高,垃圾分类正在成为全民参与的“新时尚”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